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从推动源头治理、推进多元解纷、化解涉农纠纷、防治家事纠纷、优化营商环境的角度,陆续发布“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推动诉源治理”的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我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八道沟人民法庭、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法院两篇案例先后入选推进多元解纷篇和优化营商环境篇。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66号
(相关资料图)
吉林省长白县人民法院八道沟人民法庭
打造多元解纷特色品牌 维护边境和谐安宁
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是全国唯一的朝鲜族自治县。八道沟人民法庭距离县城140余公里,是吉林省距离县城最远的人民法庭,管辖面积1090平方公里,人口稀少,位置偏远。八道沟人民法庭着力打造多元解纷特色品牌,全力维护边境和谐安宁,五年来,系统收案数下降趋势明显,通过多元化解未进入诉讼程序的纠纷逐年增多。
一、多方参与,打造“诉前调解”共同体
八道沟人民法庭结合“百姓说事、法官说法、民警说案”工作,人民法庭、乡镇司法所、边境派出所三方共同参与,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扩大联动对接、业务衔接、信息共享、问题研判等工作广度和深度。为与辖区百姓建立紧密联系,“一庭两所”共同入户发放联络卡2万余张,在10个村屯悬挂“三长”公示信息牌,公示法官、司法所、派出所负责人信息,辖区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以联系公示人员,及时沟通、咨询、预约解决矛盾纠纷。法官与社区(村屯)书记、人民调解员通过定期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分类排查矛盾纠纷,详细了解辖区居民、村民间有无矛盾、有无潜在纠纷,对可能发生的争议点从法理、事理、情理多角度解读,提供化解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减少辖区风险隐患。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深入开展“无讼村屯”创建工作,培育十二道沟镇背阴亭村、八道沟镇九道沟村、十二道沟镇十二道湾村等“无讼村屯”。
二、多点发力,打造“巡回审理”新常态
八道沟法庭所辖4个乡镇、46个村屯,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相对较少,村与村之间分布较为分散,点多线长面广,交通不便,尤其在农忙时节,农民早出晚归基本无暇到法庭应诉。为方便群众诉讼,坚持让法官多动腿、群众少跑路,法官多用心、群众少烦心,在十二道沟镇、新房子镇、宝泉山镇挂牌设立巡回审判点3处,充分利用全省第一辆车载科技法庭,进一步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场所,对在农忙时节不能正常参与诉讼活动的村民,通过“假日法庭”“巡回法庭”“田间法庭”等,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化解矛盾纠纷,对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开启“家门口”巡回审理模式,用“来者是客”的心理敲开群众心门。今年以来,共开展巡回审判90余次,上门预约立案80余件。
三、多管齐下,打造“普法宣传”小矩阵
为加大法治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了解法律知识,八道沟法庭在辖区3个乡镇、10个村屯建立“法官说法点”,经常性入村工作,开展普法宣传,并对人民调解员就法律关系、法律定性以及调解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指导。在辖区4个乡镇赶集、农闲时开展普法宣传80余次,接受法律咨询1000余次,发放法律宣传手册共计2000余册,将法治之光播撒到边陲小镇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八道沟法庭工作人员通过全员“认领”村屯方式,入驻辖区46个“村民微信群”,建立辖区调解组织微信群,每个群由专人负责,挑选更贴近百姓日常生活、通俗易懂的案例以及法律常识等内容开展“普法小贴士”活动,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上百次,传达各类信息200余条,推动司法工作与村规民约、乡风民俗有机结合,提高群众选择适用非诉方式的意愿,引导群众逐步养成以非诉方式解决纠纷的意识和习惯,让群众享受到多元解纷机制的高效、快捷、便民、利民。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97号
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人民法院
积极探索完善人民法庭直接执行工作机制
双阳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人民法庭直接执行工作机制,将执行触角延伸到村社最基层,加速兑现群众胜诉权益。各法庭新收执行案件纳入统一执行案件管理平台集约查控和送达文书,执行指挥中心对人民法庭直接办理执行案件进行管理、监督与指导,有效提升执行工作实效和执行能力现代化水平。2023年以来,双阳法院下设的四个人民法庭新收执行案件104件,执结98件,执结率94.23%,执行到位金额386万元,平均结案时长14.56天。
一、通过庭局执行一体化确保法庭执行规范化
建立团队办案机制。按照“执行法庭+执行专员”模式,成立3个执行团队,承办本法庭涉执案件。建立审、执办案人直接对接交流机制,对判项内容能否执行、案情人情等直接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法庭案熟、人熟、地熟优势,有效减少沟通成本,缩短办案周期,提升案件审执效率。建立庭局包保机制。实施“1执行实施组+1人民法庭”结对包保协助机制,派驻执行员每周驻庭1-2天协助案件办理。在采取强制措施、集中行动、财产处置等执行活动时,由结对执行实施组给予配合,保障法庭执行力量充足,目前,共联合开展执行活动20余次。
二、立足法庭贴近基层优势加速兑换胜诉权益
“一体化”立调审执。完善法庭“立调审执”一体化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执行通知程序前置改革,对有给付内容的裁判文书确保执行通知全覆盖。成立司法释明中心,建立完善执前督促和解机制,对于能当庭执行的案件尽可能推动当庭执行,对于判决生效后未履行案件直接办理立案手续,让当事人在家门口即可实现立、调、审、执“一站全办,一网通办”。“网格化”查人找物。针对执行案件中“查人难、找物难”现状,与区平安办联合建立“查人找物”联动执行机制,在全区134个村屯聘任1314名网格员、综治协管员为联络员,充分发挥屯组“本地人”优势,协助开展送达、查人找物工作。查找拘传被执行人56人,执结案件183件,执行到位金额1000余万元。“多元化”联动执行。主动与辖区内乡镇主要领导、人大代表、村社干部进行对接,与属地派出所、司法所建立“一庭两所”执行联动机制,有效提高执行到位率。法官干警分片包干进入134个村屯村民微信群,积极开展线上普法宣传,零距离倾听群众呼声,努力营造守法诚信光荣、违法失信可耻的基层司法环境。
三、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提质增效促执行
开展“执行质效提升行动”。着力强化执行流程关键节点管理,聚焦关键指标,逐案制定执行工作方案。利用节假日、休息日和清晨傍晚等时间节点,先后开展突击执行行动12次,严厉打击隐藏财产、拒不履行义务、抵抗执行的“老赖”,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100%。开展“民生案件暖心行动”。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10万元以下涉民生案件进行集中梳理,分类建立台账,做到优先立案、优先办理,主动查控、主动协调,尽快处置、尽快救助,集中执结246件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案件,执行到位金额300余万元,同时,协调民政等部门发放救助6.8万元,以实际行动让胜诉群众拿到“真金白银”。开展“拒执打击宣传行动”。充分发挥法庭执行工作优势,基于农村熟人社会特点,与乡镇、村屯联合开展“拒执打击宣传行动”。通过在村委会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张贴拒执犯罪公告等方式,执行一案教育一片。自该项行动开展以来,先后曝光失信被执行人49人,其中10人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开展“执行信息公开行动”。探索建立“执行卷宗公开、执行日志公开、执行现场公开、执行规范公开”四大执行公开行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见证执行,通过微信、视频等形式主动向当事人公开案件执行进度、执行现场等信息,让执行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最大程度消除申请执行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误解,赢得人民群众理解与支持。
原标题:《又两篇,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