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杭州北管理中心所辖杭徽高速龙岗收费站的车道内,大棚清扫机器人悄然开启作业。作为收费站的首台大棚清扫机器人,银色的机械臂灵活伸缩,高速旋转的清扫头如同“清洁卫士”拂过大棚表面,原本附着的灰尘、蛛网瞬间被清除。这台充满“科技范”的设备,不仅彻底改变了车道清洁的传统模式,更以高效、智能的表现,成为龙岗收费站科技赋能生产的又一亮眼成果。
收费站大棚清扫工作涉及高空作业,且蜘蛛网、灰尘多,需每日清理。而人工清扫不仅强度大难度高,工作质效较低。为破解这一难题,龙岗中心所设备管理员凌晖带领机电系统实训室的青年技工们历经数月,深入车道测量、分析,反复试验改进,最终将自主研发的“滑轮组合式机械臂”与清扫设备巧妙结合,发明了这款清扫机器人。
这款机器人的“硬核实力”藏在诸多贴合实际需求的细节设计中。清洁效果上,清扫头与大棚紧密贴合,通过高速旋转精准清除污渍;遇到路面高低起伏时,机械臂会实时自动调节高度,始终保持最佳清扫状态,精准剥离灰尘、蛛网等顽固污渍,不留清洁死角。
更具人性化的是其智能避障功能——作业时,机器人通过红外传感器实时探测周边环境,若遇到栏杆、设备支架等障碍物,会自动调节左右两翼的清扫范围进行避让;若遇到无法绕行的遮挡物,设备将立即触发停止机制,同时发出警报提示工作人员处理,既保障了设备安全,也避免了对车道正常通行的影响。
此外,机器人的机械臂最大伸缩高度可达10米,除车道大棚外,还能灵活应用于办公区天花板等高空区域,实现“一机多用”。实测数据显示,该机器人清扫1个车道大棚用时约5分钟,半小时可完成500平方米的清洁面积,效率提升80%以上,大幅降低了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让车道清洁工作从“耗时费力”的难题,转变为“高效便捷”的常规作业,为收费站节省了大量人力与时间成本。
下一步,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杭州北管理中心将延续“从一线中来、到一线中去”的创新理念,鼓励员工立足收费工作的实际需求,围绕车辆通行效率提升、收费流程优化、设备运维升级等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攻关,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见效。
通讯员 王小乙 叶露
标签: